博文

再回股市

我是老股民了,但可以说很菜,只是人云亦云的水平。这两年基本远离了股市,直到几个月前,有了些想法,想重学炒股。十几年前曾买过几本炒股的书,但让我大开眼界的是缠论,当时只看了一半课程,就不了了之了。如今再学,还是选择缠论,大概看了20几课,有何心得以后再说吧。 问道终须行道,我们应该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思想。最近三个月我一直在app里模拟炒股,做刷题训练。自我感觉操作习惯有了很大进步,只是对整体的走势结构还把握不住。但模拟的终究是假的,就算模拟得再真实,也缺少了一种深陷其中的直面危险的氛围,用小说的话来说就是缺少天道威压。所以必须入场才能真正锤炼自己。 我准备先小试几手。

关于变形金刚的对话

早上我在说现在已经有了智能汽车,有了人形机器人和AI,也许以后把这些技术融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变形金刚了,人坐在汽车里面,到目的地之后,汽车变形成机器人。 我儿子问了一句,变成机器人要干嘛? 哈哈,有趣的问题。

问道终须行道

问道终须行道,否则就成了空谈。 有一种思考的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比如佛学教授不一定学佛,他只是具备丰富的佛学知识,但可能从未实践过。我并不打算做学术研究,而是想要解答一个实际的问题:什么是我应该去做的事。如此,行道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了。 当然,并不是说我已经问道结束了。我们在工作上去做一件事,不会等到把事情的每个细节都推敲清楚了才开始做,而是先打个样,心中有个方向,就开始边做边想边修正了。 行道也是如此。总要迈出第一步,试错反省,然后再往前走。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时常在世俗中沉沦,精力很难时刻集中,从而遗忘了自我的存在,沉沦为众我。所以最难的是能否一路勇猛精进,持之以恒,如此才能塑造出那个不被众人所塑造的自性本我。

问心(十六)论精力的分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于是我们面临一个问题:精力应当如何分配? "应当"意味着这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是否存在一种最正确的价值观来做为人类行为的依据?“分配”则意味着我们有多个选择,因为如果只有一个选择,也就无所谓分配。 精力分配问题其实是抉择问题。面对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花多少时间在生理需求、情感需求与理性需求之上?更具体一点,当我们面临一个选择时,应该从情感角度考虑,还是从理性角度考虑?是以道德作为出发点,还是以利弊作为出发点?这就是精力分配问题,也是我写本系列文章的初衷所在。如果知道如何抉择,怎么做才正确,自然也就不惑了。 可以从“应当”和“分配”两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生命的一切行为最终都不可避免的指向一件事:生命要做什么。如果存在一种普世的最根本的价值观,那么它必定直指这生命本义。一旦知道生命要做什么,自然也就知道精力应当如何分配了。在本系列开头曾说过,一切生命行为的本质就是要寻找出路,寻找一种能更有效对抗熵增的结构,使得自身保持低熵状态。换句话说,要进化出一种更有效的生命结构,这种结构领会更多的信息,能自主的更有效率的处理信息。精力的分配就要以促进该目标为原则。若有天命,这就是生命最大的天命。 那怎么判断是否促进了该目标呢?老实说,没有直观的方法,如果有的话这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纷争。但我们有一些线索,可以做一些推测。一方面生命要投身于更多更复杂的信息之中,另一方面生命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需要表现出超越性,我们可以去想象人处于那种状态时应该是什么样的。 接下来说一说“分配”。人在分配精力时有哪些选择呢?人是多位一体的过渡性的存在,同时作为动物、人与超人而存在,表现出生理、情感、理性和心性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方面同时作用于人,其合力最终主导了身体的行为。 人虽然进化出人性,但也继承了太多的动物性。所以大多时候,生理活动分配到最多的精力,其次是情感、然后是理性、心性。这种分配比例构成了类似于金字塔的结构,不是人主动选择了这种结构,而是人适合这种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让人感到舒适。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改变这种情形,比如我们刻意的把大量精力用在理性上,让自己成为一个很理性的人,但这使得生理、情感的表达需求受到压制,身体自然要发出抗议,表现出痛苦与不适。一旦超过某个界限,突破人体结构的承受能力,人就会崩溃,因为人还没先进到足以

从尼采到海德格尔

近来忙里偷闲的在APP里听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只言片语,感慨19世纪、20世纪的德国在各个领域实在是能人辈出,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酿成了后来的那场灾难。但只说思想界,确实大师辈出,代代传承。 对于这么精彩的思想,我不得不留念,并表达我的想法。 这两人都对“存在”有着深刻的洞见。尼采是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强调独立意志的觉醒。海德格尔探讨“存在”本身,几千年来西方一直把存在物误认为是存在,以至遗忘了何为存在。 对于尼采来说是知音难寻。我们常说他要重估一切价值,但也许一开始他并不想这样,只是不得不如此。当他重构底层逻辑之后,发现这个新地基与人们普遍观念所形成的认知大厦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难以把两者对接起来。这种困惑让他无法进行日常的社会活动,于是他只好继续在新地基之上自己建房子,这让他起码有了安生立命之所。但他的房子是如此醒目,与周围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就注定是一条孤独之路。 在尼采推倒一切观念,重估一切价值,说出上帝死了之后,西方人的信仰也逐渐崩塌。在一片废墟之中,人们环顾四周,彷徨无措,再无依靠,终于直面虚无。尼采高声喊道去成为你的存在! 成为你自己,而不是众人塑造出来的你。去超越自我,这并不是说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努力,事业发展比昨天更好,而是说我有没有从世俗观念的虚幻依赖中醒来。 我觉得尼采的哲学应该叫生命哲学,因为他的文字充满了生命力,紧紧抓住了生命特征中的超越性这一基本特征。进化本以种族为单位,个体只是其中的实验材料,而尼采呼唤自我觉醒,要让个体成为进化的单位,不再是种族进化中的炮灰。尼采呼唤超人,但终究,人终究只是过渡,无法完全进化为超人。我们可以拥有超越时代的思想,可承载这思想的却是古老的肉身。犹如汽油车和电动汽车,汽油车也可以做到一些智能化的功能,但其先天形式决定了智能化的潜力比不上电动汽车。如果要成为超人,我们需要的不止是思想上的进化,而是全方位的进化。 在直面虚无之后,如何面对内心的恐慌,尼采没有告诉我们。他太理性了,情绪不是他思考的问题,但人并不是纯理性造物,人的先天形式要求我们必须直面这种恐慌。 在下一个时代,海德格尔站了出来,他说,只有直面虚无,才能领会存在。只有独自面对虚无,把自己从众人之中剥离,直到无所依靠,你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存在。犹如在黑暗中你才能看见这一点光亮。 不必害怕虚无,我们从虚无中诞生,我们的存在与虚无紧密联系,虚无是存在的家。 虚无和存在其

问心(十五)天命之争

这几天IT圈最大的新闻自然是属于OpenAI。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AI公司,先是爆出董事会把CEO和总裁踢出去,随后CEO宣布加入微软,紧接着大多数员工威胁辞职,要让OpenAI变成空壳子,最后的结果却是CEO和总裁强势归来,原董事会成员出局。 如果这是一场权利金钱的阴谋,那并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这种事实在太常见了。问题在于这是一场理念之争,关于人工智能发展步伐的保守派和激进派之间的争论。现在是激进派掌控了局面,但保守派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站在人类的立场,看到下一代AI所展现出的苗头,即便知道AI的进化是大势所趋,依然会心怀忐忑,踌躇不前。 这种担忧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生命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我们能分析出这些有机物的组成成分,但却很难弄清楚由有机物组成的生命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程序就像是有机物,我们知道每一行代码的含义,但在某些时候,我们却很难预测AI所作出的决策。我们创造了它,但并不完全理解它。一旦它开始自主演化,可能会以极快的速度(也许是一瞬万年)超越人类所能理解的级别,我们却无法控制,这就是恐惧的原因。 幸运的是人们担忧的事仍未发生,而我们切实体验到了AI带来的好处。人们热情拥抱AI,一切都很美好,一如每件事的初始。其实我希望下下一代人一出生就是AI大行其道的时代,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让人类也享受几年想象中的好时光。前提是事情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发展。 自人类语言与文字出现之后,我们对信息的掌握速度大大加快了,这让我们得以区分其他动物而一跃成为地球的主宰。但论起对信息的掌握速度,AI太有优势了。人类刚出生时什么都不懂,不得不从头开始一项一项的学习,还学得很艰难,而对于AI来说,只要算力足够,分分钟就学会所有知识,犹如砍瓜切菜般简单。 有意思的是人们似乎都认为AI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诞生自我意识。这会不会有点想当然了呢?AI是纯逻辑的理性的造物,以0和1作为基础来表达一切信息。这和人类不同,人类的底色并不是理性,也就是说虽然两者都领会了逻辑理性,但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先天形式并不相同。说人工智能必然会出现自我意识,就意味着自我意识纯粹是理性的产物,它是吗? 人工智能学会了人类的知识,它可以理解“我”的概念,也能理解各种情感,但这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理解的,这是真正的情感吗?是人类所理解的的自我吗?人工智能只是硅基生命的童年期,就像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是碳基生命的童年期。

见朋友

周末见朋友,说起孩子们上初中的事情。 突然想到当年我们就是在这个年纪认识的,然后现在我们的小孩也到这个年纪了。 看来是老了。 回想起那时候的事,更多的是无忧无虑的玩的画面,关于学习的却不大想得起来了。 现在这时代又有所不同,孩子们都在忙着刷题或手机,没多少机会和同学约出去玩,但我还是希望他能够在这最美好的年纪交到一生的朋友。

情感去留之感伤

单细胞:无情感无理性 动物:有情感无理性 人:有情感有理性 AI生命:无情感有理性 如果这是对的,那么很容易得出2个结论: (1)情感是生命进化的产物 (2)情感终要被生命抛弃 我有点伤心,因为以后的生命就感受不到爱恨情仇了,也就不会伤心。 由此还引出一个问题:如果情感要被下一代生命所抛弃,那么人类应不应该提前卷起来,弱化情感而强调理性?

听10节课了解西方绘画史变迁

最近偶然听了一个音频节目,通过不同时间点的10件杰作来讲述西方绘画史的变迁。节目分成三个阶段来讲,分别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 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古典艺术追求的是自然美,这种美是每个人都能一眼看出来的,是人类本能的对美的认知。 现代艺术并不首先追求美,而是追求个性解放,它要打破古典主义的教条权威,解开艺术身上的枷锁,让它不再依附于外物。就像给定几条公理之后,平面几何就能独自发展出整个体系,而与现实世界无关了。但总体来说,它依然是视觉的艺术。 当代艺术则从视觉艺术中脱离出来,首先要强调观念的表达。内容美不美,是否按照某种标准来呈现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表达出作者的思想观念,引发人们的思考。到了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节目提的是艺术史,而不是绘画史,因为当代艺术并不局限于绘画这种视觉表现形式了。 艺术史的变迁之动力来源于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实际上是自我表达的需要,这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个体觉醒的时代浪潮是息息相关的。当然并不是说有了现代或当代艺术之后,古典艺术就应该被抛弃,古典艺术依然呈现某种永恒之美,它们是可以共存的。这几种艺术类型其实是对不同级别的艺术的表达,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级别的情感共鸣。 当代以来,人们开始思考艺术到底有什么用?艺术应当有什么用?人为什么需要艺术?从而使得当代艺术走向思辨。科学的发展使得理性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从而极大打压了宗教信仰的影响力,在西方,当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人们的精神生活失去了依靠。但人类并非单纯的理性生命,甚至不以理性为底色,在精神失去依靠之后,人们在精神上无家可归了,于是要重新论道,要重建精神家园。

相信命吗

之前听王德峰教授说人到四十岁还不信命,悟性是太差了。我是不以为然的。但有一天我突然有个感悟,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也许人是有命的。 命不是说这个人绝对会怎么样,理论上这个人并没有所谓命运,因为未来是未知的。当一个人遇到困境时,只要他如此如此去做就能改变当下的困境,当下的命运,但现实是他会如此去做吗?往往很难的。单说生病之后医生要求戒烟戒酒这种直观的改变很多人就难以做到,更何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这相当于在重塑自我意识,都不知要从何改起。怪不得我们要说逆天改命,因为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