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二)生命要做什么

我们每天会做很多事情,理由各不相同。在这些理由之下,有没有什么更底层的原因在驱使我们的行为呢?是否有一个最原始、最本质的源头?

自大爆炸以来,宇宙万物在物理规律的作用下不断演化,随之出现了行星、恒星、星系等各种结构。在众多宏观物理规律里面,熵增定律应是最耀眼的。它是物质的内在秉性,万物都不由自主的具有这种趋势:从有序走向无序的趋势。

本来宇宙就这么平平无奇的演化下去了,但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竟然能从周围的物质中提取出负熵以供己用,来抵御自身的熵增,维持自身结构的有序性。这种结构我们称之为生命。

生命结构有一种内在的倾向性,即对抗熵增的倾向。这使得生命不由自主的想要对抗熵增。自地球诞生生命以来,从单细胞到海洋生物,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再到人类,这一代代传承,生命沿着不同的可能性各自寻找出路。可以说,生命行为的本质就是在寻找出路。什么出路?实际上就是寻找一种能更有效对抗熵增的结构。这就是生命行为最底层的逻辑。

正是由于这种倾向,所以生命时常表现出超越性,对以往生命结构的超越,对自身结构的超越。这种超越也带来了无穷的可能性。

又由于各自选择的出路不同,每个生命个体都尽力的对外表达自己的理念,所以才形成了如今充满竞争、合作的多样化的世界。

基于以上观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看似各有各的原因,比如工作是因为需要赚钱、吃喝玩乐更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从更根本的角度看,这些行为的底层逻辑是基于上述观点的。

要注意的是,生命体不等于生命,可以说生命体是由生命结构和非生命结构组成。非生命结构具有熵增的倾向,而生命结构具有逆熵的倾向。由此,生命体时常表现出各种矛盾的行为。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关于变形金刚的对话

从尼采到海德格尔

问道终须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