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懂医学,所以只能从通用常识方面来聊点什么。 (1) 实用学科。相对于形而上的学科,医学大体是一门应用学科。就像农业、建筑、计算机,都是实用类学科。这些学科都有一个特点,即都由一代又一代的先辈在实践中总结前人的不足,适应当前的环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发展,才成为如今的模样。 我印象中的中医经常拿着黄帝内经、伤寒论作为依据来指导治病,不经有个疑问:中医理论的发展已经停滞几千年了吗?为什么后世不再有新的变革性的理论,是否因为以前的理论框架已经足够全面、精确,后世只需小修小补即可满足人们治病的需要? 这并非不可能,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的进化并不明显,如果有一个理论能很有效的预言怎么使人从生病恢复健康,那它确实不用改进。牛顿的万有引力模型我认为就算几万年之后也不用改进,因为它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都精准有效,从未让人失望。如果中医理论也是这样子,那当然不用改进。 还有另一种情况,即中医还有很大改善空间,但后世无力改进。这也没什么,有些事确实是需要等待契机的,飞机火车就需要等现代基础工业发展起来之后才能造出来。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医的契机到了吗? 第三种可能性是:实际上已经有了新的变革性的理论,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2) 按我理解,中医其实应该叫汉族传统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中药、针灸、推拿等技术手段,使病人恢复健康的一门学科(养生延年我们先不说)。理论模型指明了"怎么从生病状态变成健康状态"的方向,技术手段则是具体方法。比如理论告诉你要往东南方向走200米,技术手段(指南针、量尺)就是让你不会走歪的保证。 所以技术手段其实是工具,掌握的工具越多,应对不同的情况就能信手拈来随意组合。不必纠结于中医能不能使用现代医疗设备,当然可以了,工具而已,只要在理论指导下去使用就没问题。从这点来说,现在中医可以使用的技术手段比古时候丰富太多了。这是指技术手段里的检测手段。 治疗手段我不清楚是不是比古时候进步很多,不过既然是工具,西药就不能拿来用吗?只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别各种西药的阴阳虚实,也可以拿来用嘛。现代的其他治疗方法也是如此,不过工具而已。 (3) 好用与否。对于治病来说,唯一的标准就是能不能尽快把病治好,其他都是废话。当然,副作用越小越好。照理这不难评判,只要专业人士组织起来做几个对比实验就好了,又不是寻找暗物质那么神秘。 (4)治标与治...